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首頁

deco

2023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競賽-尋找永續企業模範生

會計資訊 x 經濟因素 x 統計方法 x 管理思考 x 行銷創意 x 財務金融

逢甲大學大商學院(商學院與金融學院)學生修習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行銷管理與財務管理等基礎統籌學科,目的在於協助同學們接觸各種商學基礎專業知識,並認識現階段企業、產業與國際發展趨勢及熱門課題。透過學習相關基礎專業學科的學習後,由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競賽,並於競賽過程中,促進多方學生的學習、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跨課程、跨領域之整合能力、基礎的問題解決能力,以作為將來進階專業課程與跨領域之創新學習基礎。

活動宗旨

在數據浪潮的時代,許多企業開始徵求需要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數據資料分析儼然成為一門顯學,正顛覆傳統並應用於各產業活動。學生在學習各基礎統籌學科後,藉由參與競賽能實際將所學應用於各產業,除了解產業狀況外,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能進行更好的實務應用,且強化其數據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

在大環境方面,聯合國針對永續發展與環境及社會等問題,於2015年規劃出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政府與企業紛紛響應,以接軌國際永續趨勢。企業以永續報告書(或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經濟、社會與環境3大面向的相關作為與成果,讓利害關係人更了解企業對永續發展的重視與未來規劃。逢甲大學大商學院也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融入課程,培養人文關懷與素養。

逢甲大學近年來極力推動「CDIO」創新教學模式,透過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與操作(Operate)培育當前青年學子銜接未來就業所需的能力,教導出好就業、就好業的學生。這些能力的養成正建基於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行銷管理與財務管理等基礎專業科目的學習。為貫徹教學學用合一之目的,提升學生各基礎專業學科之實務應用技巧,激發學生創新應用之能力,同時讓學生能夠順利的銜接進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作為各系所推動CDIO課程堅實的後盾,呼應學校培育符應未來需求及國家發展之人才願景,特別舉辦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競賽。

透過本次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競賽,第一、促進多方學生的學習、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團隊溝通與表達能力。第二、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競賽為跨領域的合作提供互動平台培養學生跨課程、跨領域之整合能力,基礎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三、參與競賽學生實際將所學應用於各產業,能夠更進一步了解產業狀況,並能藉由相關數據分析,強化其數據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第三、競賽主軸為永續發展,參賽學生在參與競賽過程中,對於永續議題深入了解與分析,能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與素養。第四、透過競賽,藉由合作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專題式學習等方式,作為將來進階專業課程與跨領域之創新學習基礎,同時也成為逢甲大學CDIO課程堅實的後盾。

競賽模式

本競賽共分為四個場次,由參賽學生組團隊參與競賽。學生團隊從有興趣的企業中,選擇若干企業,針對其永續發展活動來評選出永續企業模範生。入圍組別並於競賽當天進行口頭報告。競賽當天四場次同時進行,每場次選出前三名組別、優選二組及佳作若干組。
競賽題目:“尋找永續企業模範生”

【競賽主題介紹】
隨著科技進步及數據浪潮的時代下,愈來愈多企業藉由數據中所隱藏的資訊以進行決策。為了培養學生具備商業數據分析及跨領域整合能力, 本競賽以永續發展為主題,搭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7個目標(請參見下圖一),來分析企業在聯合國各永續目標的實踐狀況,以找出永續企業模範生。

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終止飢餓、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性別平等、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等共17項,並延伸制定了169項具體的細項目標(Targets),以提供國家、企業、團體等在進行決策與行為時,都能將這些永續目標納入考量,藉以讓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一般認為這些永續目標可被歸類到環境、經濟及社會等三大面向, 例如:潔淨飲水與衛生設施、氣候行動、海洋生態與陸域生態等可被歸類為環境面;而終結貧窮、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皆可被歸到社會面;另外,負擔得起的清淨能源及體面工作與經濟成長則可歸到經濟面。

何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財稅系黃琝琇老師主講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KFmTf8SBddgXB6ECwB21vh9PiaAp5_Q/view

活動重要日期

1. 報名:即日起開始報名
2. 報名結束:112/4/5(三)
3. 檔案繳交期限:112/5/3(三)
4. 公告入圍組別:112/5/8(一)
5. 決賽日:112/5/12 (五)

參賽資格

1. 111學年度上下學期有修習統籌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行銷管理或財務管理)的學生。
2. 每一隊為5-15名同學,需有指導老師一位。
3. 採線上報名

競賽階段

參賽隊伍製作一份PPT報告
比賽報告格式:
1.選擇有興趣之公司2家以上進行永續活動之分析,不限產業(可跨產業),就各公司永續實踐狀況進行分析。
2.報告需契合永續發展主題,並以活動大會所提供之資料 (企業歷年CSR報告書、永續發展相關報告),或由會計學、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行銷管理與財務管理等統籌科目教師所建議之資料與分析方向為主,並搭配各學科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來進行相關數據分析以進行決策。
3.競賽內容需包括從六位召集老師(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會計學、行銷管理與財務管理)所建議的分析方向(或稱題目)中,至少包括四門學科, 每門學科中至少一個分析方向(或題目)進行分析。(題目請點選下方連結)
**競賽分析方向(題目):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ceDWr1nJg2-VaICY2Q9OJK8h49IoXjs/view
4.競賽首頁及內容中,請避免出現指導老師名稱 。
5.數據分析工具限定於Excel, Power BI 及其他統計軟體。
6.報告內容不限頁數(但入圍組別限報告7分鐘與評審提問2分鐘)。
報告內容包含以下七點
一、 題目
二、 研究動機-(建議: 說明探討的問題,及所選擇的產業及比較之公司)
三、 資料來源與介紹-(建議: 說明使用之資料來源、變數與特性)
四、 資料分析流程-(建議: 請敘述所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請介紹詳細作法與步驟)
五、視覺化資料分析與結果-(建議: 請透過分析工具將資料視覺化並據此說明分析結果)
六、商業決策及建議-(建議: 請說明哪一家公司為永續的模範生,為什麼?以及,請說明該公司所對應到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哪些目標。)
七、結論 -
7. 入圍組別於競賽當天進行口頭報告並頒獎。

檔案繳交

1. 線上提交競賽簡報(格式:Microsoft PowerPoint)檔案一份
2. 線上檔案繳交截止時間:112年 5 月 3日(三) 23:59 前。
3. 檔案名稱:隊名_(例:綠光在這裡)
4. 線上檔案繳交連結:https://forms.gle/4gakcyLoHPnFLRrN6。
5. 競賽得獎的競賽組別,獎金發放於競賽結束後,由學校統一匯入獲獎同學們的帳戶

競賽日時程

評分標準

入圍後,競賽當日評分標準如下:

活動時間及地點

預期時程及地點如下:
1.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1年4月5日止
2. 競賽日期:112年5月12日 (五) 12:00~15:20
3. 舉辦地點:逢甲大學商學院八樓

舉辦單位

1.主辦單位:逢甲大學商學院
逢甲大學金融學院
2.執行單位:逢甲大學統籌科目教學中心
3.協辦單位:逢甲大學AACSB國際認證與商管教育創新辦公室
逢甲大學全球村商管教育中心
逢甲大學經濟學系
逢甲大學會計學系
逢甲大學統計學系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逢甲大學行銷管理學系
逢甲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逢甲大學商學學士學位學程
4.聯絡窗口:商學院統籌科目教學中心 謝穎慧(分機4049)

參賽辦法

1. 鼓勵跨院系跨年級聯合參加
2. 參賽資格:111學年度上下學期有修習統籌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行銷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學生
3. 參賽人數:每一隊5-15名同學(報名後非經辦單位同意不得更換或替補) 並預設隊長一名,為主辦單位聯繫之主要窗口。每位學生至多參與二組,但不得同時擔任二組隊長。
4. 指導教師:每一組需找一位指導老師。
5.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google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Rhi4Pd538Z3tkj71A)
6. 聯絡窗口:逢甲大學統籌科目教學中心(辦公室:商學大樓104,穎慧助教:04-2451-7250 # 4049)

獎勵辦法

第一名:新台幣 5,000 元整,每位隊員獎狀乙禎。
第二名:新台幣 3,000元整,每位隊員獎狀乙禎。
第三名:新台幣 2,000整,每位隊員獎狀乙禎。
優選兩組:新台幣1,000元整,每位隊員獎狀乙禎。
佳作: 參加隊伍,每位隊員獎狀乙禎。
感謝狀:指導老師獎狀乙禎。
備註:每一場次獎金共12,000元,有四場次,總獎金為48,000元

注意事項

1. 參賽人員報名參加本活動,即同意接受本活動之活動辦法與注意事項之規範,參賽人員保證所有填寫或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且正確。於公平原則下,非獲主辦單位同意,不得隨意更換團隊成員。如有違反,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或得獎資格。
2. 如本活動因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
3. 參賽作品所提供圖文、照片、影片及其他資料等內容予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參賽人員需同意下列事項:
(1) 參賽團隊保證提供予本活動之圖文、照片、影片及其他資料,並無侵害他人權利(包括但不限於智慧財產權、專利權、商標權、肖像權及隱私權)或違反法令之情事。
(2) 如有違反之虞,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得立即移除相關內容並取消參加資格與得獎資格,參賽人員並應自行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與本活動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無涉。
(3) 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對參賽人員所提供之圖文、照片、影片及其他資料有審查權,若不符合本活動之規定,經查證屬實,得取消其參加與得獎資格。
(4) 參賽團隊同意無償授權主辦單位或協辦單位得於本活動進行過程中,拍攝、錄影,或請參賽團隊提供相關照片或動態影像,做為紀錄、宣傳 推廣、行銷本活動或相關活動之用,並得以任何形式發表前述之相片或動態影像。
(5) 各隊參賽作品之智慧財產權屬參賽隊伍之成員所有,參賽隊伍應自行處理與其權利相關之申請或註冊程序。獲獎之參賽作品,參賽團隊同意無償授權主辦單位或協辦單位做為紀錄、宣傳 推廣、行銷本活動或相關活動之用。
(6) 本活動各獎項得獎者,必須繳交相關經費核銷文件,若有不全、有誤、造假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得獎資格。
(7) 參賽團隊同意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於辦理本活動得獎聯絡事宜、活動分析或其他活動網頁上所聲明之特定使用目的範圍內,使用參加者所填寫之個人資料。
(8) 本活動獎項以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所公告之活動辦法為準。各獎項若無適當得獎作品,則該獎項可從缺。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聯結參考: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放置時分產業放置, 但參賽同學選取分析公司時, 可跨產業進行分析)

去年優秀作品參考